发生借款合同纠纷怎么解除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担保方式法律知识

发生借款合同纠纷怎么解除合同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0-27

 
263755
导读:发生借款合同纠纷以后并不等于可以直接解除借款合同,可以单方面解除借款合同有严格的适用条件,比如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已经无法实现合同的目的,或者对方有相关的违约行为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借款合同纠纷后,双方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

如何解除借款合同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的发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解除合同。解除借款合同的情形包括:

一、不可抗力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二、明示不履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通过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迟延履行

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违约行为

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五、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根据法律的规定,存在其他解除借款合同的情形。

处理借款合同纠纷的方式

解决借款合同纠纷的方式包括:

1、协商解决

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

通过调解员的调解,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

3、仲裁解决

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由仲裁机构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

4、诉讼解决

将纠纷提交法院进行诉讼,由法院依法判决解决纠纷。

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流程

借款合同纠纷的诉讼流程包括:

1、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申请立案。

2、立案审查

法院对递交的诉状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3、排期开庭

法院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作出裁决(宣判)。

5、宣判

当事人同意判决的,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判决的,根据情况分别提出上诉或裁定。

在处理借款合同纠纷时,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单方面请求解除借款合同的诉求,如果没有正当理由,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即使借款合同符合法定条件解除,出借人已经履行了借款义务,借款人也必须依法返还借款。

延伸阅读
  1. 现金支付是否是借款合同生效的要件
  2. 案例:房产抵押及买卖合同纠纷
  3. 原告及被告信息
  4.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5. 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注意事项

债的担保热门知识

  1. 借款协议
  2. 代位权的债权归属和行使条件
  3.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
  4. 抗辩权的定义
  5. 一、主债务人进入破产抵押人的追偿权
  6. 行使代位权的诉讼费用谁来承担
  7. 成立债权人代位权的条件有哪些
债的担保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2. 借款中的高额利息纠纷
  3. 民间借贷中未约定利息的情形
  4.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借款纠纷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没有约定借款用途的借款纠纷
  7.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担保合同下载

  1.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范本
  2. 担保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3.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4. 借款(民事纠纷)合同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