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0-15
交通事故中,被保险的机动车辆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得到赔偿。根据交强险的规定,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赔偿范围之外的损失则由相关责任方按照规定进行分担和赔偿。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是具有公益保障性质的,无论责任大小,在赔偿限额内都可以获得足额赔偿。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然而,如果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可以根据以下规定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1、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次要责任时,机动车一方承担80%的赔偿责任。
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同等责任时,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
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主要责任时,机动车一方承担40%的赔偿责任。
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全部责任时,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1、首先需要到交警队了解责任划分情况。如果对方是酒驾,应该负全责。可以查看交警队是否有锁定证据(验血或酒精测试)。根据责任情况进行调解,并要求赔偿相关费用,如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后续医疗费用等。
2、如果对方愿意和解,可以通过交警调解达成赔偿协议。如果对方没有足够的赔偿能力,可以向对方的保险公司提出赔偿申请,在交强险范围内进行赔偿。
3、如果对方不愿意和解或态度不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对方司机和保险公司告上法庭。即使司机不被判刑,他也将失去驾驶资格,并且他的保险公司将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整个赔偿程序的流程。
交通事故可以赔偿受害者的全部损失。赔偿金的确定根据交通事故的责任来进行。如果认定为全责,肇事司机需要赔偿受害者的全部损失。赔偿金的计算通常基于当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受害者的伤残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