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原因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关于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原因是什么?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03-18

 
257468
导读:“一个案件能否执行或执行多少,主要取决于被执行人的财产能力状态,法院的强制执行力度只能起相对的辅助作用。” 被执行人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是决定案件能否执结的核心因素,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被执行人财产能力状态的关键。

经济发展水平对执行能力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虚拟经济比重的增加以及贫富分化加剧等因素,都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履行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制约。这种情况在失业者、贫困农民、肇事司机和刑事犯等群体中尤为明显。

市场交易风险对执行案件的制约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民商交易风险与民商交易活动密不可分。无可执行财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市场交易风险在执行程序中的延续。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可以通过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手段来防范民商交易风险,但是无法完全规避和消除这种风险,因为盈亏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同样地,法院的执行只是对债权人合法权益的一种事后救济手段,并不能承担或完全避免当事人的民商交易风险。当法院已经尽最大努力采取了所有执行救济措施,债务人仍然无力偿还债务时,这种民商交易风险及其导致的债权无法实现的后果应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被执行权力的边界限制

权力都有边界,执行权也不例外。我国国民财富的相当部分集中在土地和房产上,而这类房产由于其特殊产权性质,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处分性。农村集体土地上房产的处置问题一直是法院执行过程中的难题,尤其在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虽然拥有财产,但这些财产处于执行权的边界之外,无法被执行。这客观上导致了大量无可执行财产的案件的存在。

延伸阅读
  1. 先予执行能否进行拍卖
  2.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3. 刑罚罚金由谁执行
  4. 担保人在法院强制执行期间是否可以卖未抵押房产
  5. 公司股权质押期间法院是不是可以冻结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2.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