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泄露他人隐私照片判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网上泄露他人隐私照片判多久?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3-12-23

 
257208
导读: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但这种行为是违反了我国的治安管理条款,只要确定行为人有违法的行为就会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是五百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就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网上泄露他人隐私照片的法律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网上泄露他人隐私照片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根据情节的轻重,对行为人的处罚也有所不同。

轻微情节

如果行为人的情节较轻,即泄露他人隐私照片的行为并未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会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较重情节

如果行为人的情节较重,即泄露他人隐私照片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恶劣性质,将会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需要注意的是,网上泄露他人隐私照片虽然可能不构成犯罪,但仍然会按照治安管理的条款进行处罚。因此,行为人可能会面临罚款或行政拘留的处罚。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诽谤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犯罪行为的对象必须是自然人。

2. 客观要件

诽谤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具体要求如下:

(1) 行为人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即诽谤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也不构成诽谤罪。

(2) 行为人故意散布捏造的事实。散布方式可以是言语或文字,例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被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实际损害。如果散布的虚假事实无法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或者没有特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诽谤罪。

(3) 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内容上可以知道被害人的身份,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情节严重的表现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和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以及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

3. 主体要件

诽谤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 主观要件

诽谤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的故意。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名誉造成损害,并且希望这种损害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并散布,或者散布虚假事实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就不构成诽谤罪。

综上所述,网上泄露他人的隐私照片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通常不会构成刑事犯罪。然而,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的处罚,轻者可能会被罚款,严重者可能会被行政拘留。如果行为构成犯罪,通常会按照诽谤罪来判决,具体的处罚标准取决于不同情况的严重程度。

延伸阅读
  1.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2. 网上贷了高利贷怎么处理
  3. 如果支付宝转账借1000给别人不还怎么办
  4. 刑罚罚金怎么缴纳到法院的
  5. 网上约架算不算寻衅滋事罪

犯罪热门知识

  1. 福利院虐待儿童老人的法律处罚
  2.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3. 盗窃少量公私财物的法律处罚
  4.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5. 从犯和共犯的判刑一样的是对的吗
  6. 刑事案件从犯减轻多少
  7.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