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23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触犯失火罪的犯罪分子,一般会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个案,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失火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罪行,性质严重。然而,若当事人认罪态度较好,主动自首或立功,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刑罚的可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是的,针对失火罪所造成的具体损失金额或赔偿金额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处理:
1. 双方协商确定具体赔偿金额;
2. 若受害方能提供受损物品及相应金额的证据,可要求责任方根据该证据进行赔偿;
3. 若无法提供损失具体金额的证据,可委托物价部门对火灾损失进行估价,以估价结果作为索赔依据。火灾发生后,首先消防部门应确认火灾原因和责任,然后根据责任要求赔偿损失。赔偿金额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也可通过委托物价部门进行估价。若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失火行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是区分失火罪与非罪的界限。此类案件情况较为复杂。处理时,首先需查明行为人的行为与失火事件的因果关系。其次,要查明损失的大小。若火灾发生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存在因果关系,但由于及时扑灭未造成危害后果或造成的损失较轻微,不构成失火罪,可由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罚,或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