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11-08
超出共同犯罪的行为被称为实行过限。在共同实行犯中,各个共同犯罪人之间没有行为上的分工,都是直接实施了犯罪行为。如果其中有人实施了超出预谋的犯罪行为,其他人不知情,则不知情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由实行过限行为者本人对其过限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实行过限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实行过限行为发生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
只有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才能实施过限行为,其他共犯的行为不可能构成实行过限。
实行者在实施过限行为时必须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
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点:
共同犯罪必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参与。
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客体。
共同犯罪对主犯和从犯的认定标准如下:
如果在共同犯罪中有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起主要作用,则被认定为主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如果在共同犯罪中有人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则被认定为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公安机关需要调查以下事实:
公安机关需要确定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公安机关需要调查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公安机关需要确定犯罪行为是否由犯罪嫌疑人实施。
公安机关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公安机关需要调查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
公安机关需要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责任以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公安机关需要调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从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公安机关需要调查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事实。
实行过限只能发生在共同犯罪的过程中,实行过限属于新的犯罪行为。所以人民法院对于实行过限犯是有可能会数罪并罚的。单就共同犯罪来讲,在共同犯罪中主犯和从犯的量刑也是有区别的,从犯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所以量刑相对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