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主从犯时应留意的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共同犯罪法律知识

确定主从犯时应留意的问题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19

 
402458

一、共同犯罪效果的评判

在确定共同犯罪中的主从关系时,应重点考虑各共同犯罪行为中的效果以及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些共同犯的主要作用明显,而其他实施犯的主要作用并不突出。对于后者,应依照刑法中的谦抑原则,将其确定为从犯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对于只抓获部分共同犯的逃犯案件,如果共同犯罪事实难以完全查清,一般不宜确定主犯或从犯。如果确定主犯,可能会因为抓获其他共同犯而证明之前的确定存在错误;如果确定从犯,因为不了解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可能导致确定依据不足。因此,不确定主从犯有利于先行判决的稳定性。
  3. 对于后来抓获的共同犯,即使查明其是共同犯罪的主犯,如果先行判定的共同犯没有区分主从关系,也可以不确定主犯,以保证先行判决的稳定性。如果后来抓获的共同犯确实是从犯,即使先行判定的同案犯没有被确定为主犯,也不影响从犯的确定,否则可能使其失去减轻处罚的机会。
  4. 对于确实难以区分主从关系的共同实施犯,当然也可以不作区分,只在量刑上适当反映其所起的作用。

二、确定主从犯的标准

无论是在简单的共同犯罪中(即各共同犯参与实施具体犯罪要件的行为,例如在抢劫犯罪中,有人实施暴力行为,有人实施劫财行为,这是简单的共同犯罪的典型例子),还是在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即各共同犯之间存在安排、唆使、实施、协助等分工的犯罪),一般应根据各共同犯在犯意构成和实施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区分主从犯,以便准确界定各共同犯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区分主从犯的基础是共同犯罪行为,而不受各共同犯触犯罪名的约束。即使部分共同犯的行为性质已经发生转变,对于行为性质未转变的共同犯,仍然可以根据其在参与共同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依法确定主从犯。例如,在实施入户偷盗的共同犯转变为抢劫犯的情况下,对于只参与偷盗并在楼下望风的共同犯,仍然可以根据其在参与共同偷盗犯罪中实际起到的作用,依法确定为偷盗罪的从犯。

延伸阅读
  1. 买车遇到套路贷应采取的法律措施
  2. 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辩护词
  3. 非法集资怎么追回本金
  4. 参与刑事犯罪组织的犯罪行为的定性
  5. 介绍他人嫖娼涉嫌什么罪名

犯罪热门知识

  1.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2. 定罪数额对既遂标准的影响
  3.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4.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5. 盗墓罪从犯的处罚规定
  6.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7.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