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致人死亡的定罪由谁确定?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12-13
导读:抢劫致人死亡的定罪由人民法院确定,抢劫罪是属于公诉类型的案件,需要由检察机关负责审查起诉,然后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审理情况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情节严重程度来作出最终的定罪量刑。
抢劫致人死亡的定罪
一、定罪的主体
抢劫致人死亡的定罪由人民法院确定。
二、定罪的标准
发生抢劫导致人死亡的案件,人民法院将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等因素,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一般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抢劫罪的刑罚幅度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的刑罚幅度很大。一般情况下,抢劫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入户抢劫的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 持枪抢劫的
-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抢劫致人重伤的情况
抢劫致人重伤是指行为人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直接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其特征包括:
- 客观上出现了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结果
- 这种重伤、死亡的结果是由抢劫的暴力或其他方法等手段行为所直接造成的,存在因果关系
- 行为人对这种严重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有罪过,一般是过失,但也可以是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杀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行为人的抢劫行为导致被害人自杀的情况,不应视为抢劫致人死亡。
抢劫杀人案件主要有三种情况:
- 先杀人后抢劫的案件:即事先只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而无抢劫他人财物的目的。抢劫财物是在杀人后对其亲属实施的,或者杀人后见财起意又将其财物拿走的案件。在这种情况下,应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两罪并罚。
- 在实施抢劫财物过程中先杀人后劫物的案件:即在抢劫财物过程中,先将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杀死,剥夺其反抗能力,当场劫走其财物。虽然杀人在先,劫取财物在后,但都发生在抢劫过程中,而且杀人是劫取财物的必要手段。因此,应定抢劫罪。
- 抢劫以后又杀人的案件:即抢劫财物后,为了保护赃物、抗拒逮捕、毁灭罪证,当场又杀人的,或者为杀人灭口而杀死被害人的案件。杀人灭口行为与抢劫没有内在联系,因此是两个独立的犯罪,应分别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实行两罪并罚。如果抢劫后为了护赃等而当场使用暴力杀人,应视为抢劫行为的继续,仍然只能定为抢劫罪,但从重处罚。
人民法院负责审查违反法律规定的抢劫等相关犯罪行为,并根据证据进行定罪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