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14
犯骗购外汇罪的单位,应当处以罚金。罚金数额应当为骗购外汇数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果单位骗购外汇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应当处以罚金。罚金数额应当为骗购外汇数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骗购外汇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当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罚金数额应当为骗购外汇数额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骗购外汇罪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者单位。在司法实践中,单位主体多为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但也存在无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假称具有进出口经营权或者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单位共谋实施骗购外汇行为的情况。
骗购外汇罪的主观要件为故意,过失不构成犯罪。即行为人以骗购外汇为目的,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凭证、单据获取外汇,并希望实现这种结果。
骗购外汇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外汇管理制度。
骗购外汇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使用伪造、变造的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或者重复使用海关签发的报关单、进口证明、外汇管理部门核准件等凭证和单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骗购外汇,行为数额较大。
骗购外汇罪的行为违反了国家对外汇管理的规定。只要存在伪造或者变造行为,并且造成的数额较大,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一般来说,此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或个人。但如果在犯罪后选择主动认错,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