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笔录属于书证吗
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22-09-16
现场笔录不属于书证。现场笔录是与其他诉讼比较,属于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类型。讯问笔录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或者向他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者更正,并捺指印。关于现场笔录是否属于书证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现场笔录的法律性质
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特有的证据类型,并不属于书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只有经法庭审查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零五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如实记录问话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或辩解。讯问笔录应当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材料制作,并应当交犯罪嫌疑人核对或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差错,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更正,并捺指印。经犯罪嫌疑人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其在笔录上逐页签名、捺指印,并在末页写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拒绝签名、捺指印的,侦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讯问笔录上所列项目应当填写齐全,侦查人员和翻译人员应当在讯问笔录上签名。
证据的定义和效力
1. 证据的定义
证据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在民事和经济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只有提出确实、充分的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才能在官司中取得胜诉。因此,当事人必须树立很强的证据意识。
2. 证据的效力
在有多个证据材料证明同一事实时,法院需要判定其证明力的强弱。一般遵循以下规则:
-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
- 物证、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
-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间接证据。
- 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或其他密切关系的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一般小于其他证人证言。
在有多个证据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情况:
- 物证、历史档案、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的证明力一般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 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的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
- 如果一方当事人拒不提供持有证据的正当理由,且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推定该主张成立。
- 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得到对方认可或不予反驳,可以确认其证明力。
- 如果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无法提供相应证据加以反驳,可以综合全案情况对该证据予以认定。
当事人应提供的证据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提供以下证据加以证明:
- 当事人主张的法律事实,应从法律事实是否存在、何时发生或怎样发生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着手。
- 当事人主张的程序上的事实,即《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 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和民事权益争议的事实。
- 能够作为定案根据的事实。
- 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