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2-09-26
1、无效合同并非判决解除合同。无效合同指的是因合同存在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等情形之一,导致合同自始无效的情况。而解除合同是指因为法定事由或约定事由出现,双方的合同关系终止的情况,其效力不溯及既往。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关于合同解除,一般认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必须经过通知的程序,法院不能直接判决解除合同。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以解除合同作为诉讼请求,并被法院判决予以支持的案例并不少见。
对于法院是否能判决解除合同的问题,法律上并无明文规定,学界也无统一的观点,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或仲裁机构对此做出各种认定标准不一的裁判。有些法院以原告没有通知被告而直接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为由,驳回原告解除合同的请求;有些法院则直接判决解除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因此,这个问题还需要立法予以明确。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