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1-12
1、被告人的罪责主要通过以下犯罪构成要件来确定。犯罪主体是指自然人或单位,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而被犯罪所侵犯的。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犯罪概念包括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只有满足法律规定并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的行为则不被认定为犯罪。
诉讼主体资格即具备诉讼主体条件的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包括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以及自诉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国家行政机关以及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中,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