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2-08-15
在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时,约定格式条款应遵循公平原则,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如果未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格式条款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根据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进行说明。如果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导致对方没有注意或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根据《上海市合同格式条款监督条例》的规定,格式条款必须同时符合重复使用、预先拟定、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三个特点。例如保险单、飞机票、火车票、供水、电合同等合同(条款)都属于格式合同(条款),这些合同(条款)在订立时并不与消费者进行协商,而是基于广泛受众预先制定,反复使用的文本,具有典型的格式合同(条款)的法定属性和特征。
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为了节约双方的时间成本,让购房者更全面地了解所购房屋,更充分地了解买受人的权利,开发商通常会提供合同及补充协议的框架文本供购房者参考。许多购房者是在看到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框架文本后才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自身意愿。买卖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后再予签字确认。
如果将补充协议认定为格式合同,购房者的每一项主张、每一条款变更都需要向工商部门报备审批后才能获得修改。这将增加行政机关的工作量和操作成本,降低社会效率,变相剥夺和限制了购房者自由协商更改的权利,增加了商业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因此,综上所述,《房屋(预售)买卖合同》的补充协议不符合格式合同的法定特性,不应被认定为格式合同。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手心律师网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