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8-11
1、行政强制措施具有可诉性。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限制人身自由或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等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受理。
2、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以下诉讼:
- 对行政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财产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公民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后,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都属于行政强制,两者都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但是二者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区别:
1、目的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而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保持一定状态,以预防、制止或控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
2、前提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而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
3、实施主体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主体包括行政单位和人民法院,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只有行政单位。
4、结果不同
行政强制执行的结果是义务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而结束,而行政强制措施在情况调查清楚后,经认定不需要继续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应解除强制、恢复原状;经认定需要继续实施强制措施的,应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理决定。
综上所述,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法律效果不同,行政强制措施是临时性的约束和处置,而行政强制执行则是终局性的,通常是行政程序的最后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