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2-07-29
劳动合同订立容易解除难。劳动者只需提前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然而,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将导致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此外,一些劳动者还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合同。
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避免劳动纠纷。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解决补偿等一系列问题,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对其他员工产生不良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劳动者无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应尽量采取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1. 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如果是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然而,如果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达成协商一致,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如果劳动者有辞职意向,用人单位应尽量促使劳动者提出书面辞职报告,或在离职审批表中明确注明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 与员工协商一致后,需进行书面确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先进行协商,双方基本达成一致后,再进行书面确认。不可直接发出书面解除通知,否则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时,很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如果用人单位依照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就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满足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可以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已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
1. 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进行。
2. 变更劳动合同须遵循《劳动法》规定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变更原则。
3. 变更劳动合同须遵循法定程序。首先,一方当事人依法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建议,并说明变更的理由和修改的条款,请求对方限期答复。然后,对方当事人在限期内给予答复,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变更,或建议再协商解决。最后,经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后,签订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变更协议即生效。
4. 当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5. 变更劳动合同后,原条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以上是关于如何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知识。劳动者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只需提前通知即可。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