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法律知识

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7-29

 
234169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的,是属于造谣的行为,要依据具体的情况,才能确定怎样处罚。例如,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处罚款和行政拘留。关于发布不实疫情感染人数怎么处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发布虚假疫情感染人数的法律处罚

一、治安处罚

对于发布虚假疫情感染人数的行为,如果不构成犯罪,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具体处罚如下:

二、刑事处罚

如果发布虚假疫情感染人数的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进行处罚。量刑标准如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故意诽谤罪的证据收集

一、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故意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 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 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散布可以通过言语或文字的方式进行,如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被散布的虚假事实必须能够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的虚假事实无法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 诽谤行为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能够确定被害人的身份,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包括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等情况。

二、收集证据的方式

为了证明故意诽谤罪的成立,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传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对于传播谣言的行为,不论是原创还是转发,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够判断所传播的消息是谣言或虚假信息时,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根据我国民法规定,散布谣言的当事人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的人将受到行政处罚:

对于上述行为,将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将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将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罚:

延伸阅读
  1.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2. 砍伐板栗树量刑标准
  3. 驱逐出境对于外国人的限制
  4. 私闯民宅怎么处罚
  5. 诽谤罪恐吓性骚扰的处罚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2.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5.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