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5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旗与国徽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因此,作为本国公民,就应当充分尊敬各处的国旗与国徽。一旦有侮辱国徽与国旗的行为,那就是违法的行为。那么,什么是侮辱国旗、国徽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侮辱国旗、国徽罪的定义
侮辱国旗、国徽罪是指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砧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
二、侮辱国旗、国徽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侮辱国旗、国徽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国旗、国徽的管理制度,同类客体是国家社会管理秩序。国旗、国徽的管理是通过授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具体管理来实现的,任何侮辱国旗、国徽的行为都是对国家有关国旗、国徽的管理制度的侵犯。2. 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砧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旗、国徽的行为。3.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均能构成本罪的主体。4. 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犯罪。根据《国旗法》和《国徽法》的规定,情节较轻的一般违法行为并不认为是犯罪。
侮辱国旗、国徽罪的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的规定,对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拈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国旗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对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拈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根据《国徽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对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拈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行为,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