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6-15
滥用职权的认定是指,行为人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了滥用职权的行为,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客体则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滥用职权的认定还涉及主观和客观要素。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的故意,即行为人有意实施滥用职权的行为。而客观方面则是指行为人的滥用职权行为导致了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滥用职权的认定有法律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该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徇私舞弊,犯了滥用职权罪,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对于滥用职权罪,有以下处罚规定:
1. 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了滥用职权罪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注意的是,对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需要从主观、客观、主体和客体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此外,除了满足认定滥用职权罪的要素外,还需要符合立案标准,才能被认定为刑事犯罪。否则,可能只会被视为一般的违纪行为,而不会受到刑事处罚的认定。即使之后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但也不会涉及到刑事方面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