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2-07-30
决水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财产的安全。类似于放火罪,决水罪也是一种具有很高危险性的犯罪行为。
决水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这是决水罪与放火、爆炸、投毒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
决水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决水罪不负刑事责任。
决水罪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其决水行为会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放任危害公共安全的结果发生。实施决水罪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例如泄愤报复、嫁祸于人等。
决水罪属于危险犯。我国刑法典中,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危险犯,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暴力危险及飞行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这些罪行之所以被视为危险犯,是因为它们使用的犯罪方法特别危险,或者侵害的对象特殊,因此受到刑罚处罚。
本文所述决水罪的构成要件和危险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