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何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2-05-23

 
228378
如果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是3年,从还款期限届满时开始计算;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诉讼时效最长是20年,超过20年后法院不予以保护。关于何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何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

1. 根据约定还款期限确定诉讼时效

根据以下情形确定借款的诉讼时效:

(1) 如果借款合同中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为3年,计算起始时间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

(2) 如果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还款期限,则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超过20年后,法院不再保护借款人的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

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主要有:

1. 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事实引起的诉讼时效中断

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只要这些法定事由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出现,就会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

2. 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

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可以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都会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此外,诉讼时效中断的次数没有法律限制。也就是说,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后,权利人在新的诉讼时效期间再次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再次中断。

3. 重新起算诉讼时效期间

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会重新起算。因此,法定事由发生之前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将被视为无效,与重新计算的时效期间没有关系。

延伸阅读
  1.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法律规定
  2. 追讨债务超过法定时效
  3. 借条是不是终身有效
  4. 债务人失踪了怎么办,个人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5. 欠条两年后还能起诉吗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超过一年有效吗
  2. 如何进行法律诉讼
  3. 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职责和作用
  4. 欠债不还法院怎么起诉
  5. 非法经营罪怎么进行无罪辩护
  6. 民事诉讼时效是三年吗
  7. 刑事诉讼法辩护的规定有什么呢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银行贷款购销合同范本
  2. 小额贷款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3. 股权质押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4.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