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法律知识

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0-14

 
226260
为了预防出现挪用资金罪可以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以及加强防范和打击等措施来预防,在刑法中也是规定了如果公司企业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本公司的资金用作个人使用或者是借贷给他人,同时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就会构成挪用资金罪。关于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挪用资金罪的防范措施

1. 强化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公司、企业应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建立和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严格劳动用工手续,明确各自的身份、职责、职务,并严格落实报酬的结算。

2. 堵塞可资犯罪的漏洞

定期对财务、销售等重点岗位进行审计和对账,规范销售操作规程,健全货物发放和货款回收制度。建立客户应收款明细账、业务员个人明细账和企业、客户、业务员对账制,详细记录每份合同的发货、收款情况,以确保资金流向合法合规,防止财物流失。同时,推行转账支票、银行汇票、本票等现代支付手段收取货款,减少现金交易,要求及时将收回的现金交给财务部门。

3. 加强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

经常聘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员工普及市场经济的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员工的守法自律意识,防止员工产生犯罪念头,减少案件发生和损失。

4. 树立以法治企的观念

企业法人应树立以法治企的观念,定期查找管理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5. 加强防范和打击

一旦发现员工职务犯罪,应及时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从早从快进行打击。

6. 法律依据

挪用资金罪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的具体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具体情形包括:

1.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 数额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3. 进行非法活动的。

该罪行的前身是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公司、企业人员挪用单位资金罪。

在主观方面,挪用资金罪行为必须是故意的。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进行挪用。挪用本单位资金的行为可以分为一般的违法违纪行为和犯罪行为,需要明确区分二者之间的界限。

延伸阅读
  1. 合伙企业中合伙资金被挪用的法律责任
  2. 挂靠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
  3. 私人合伙由个人收款后付合伙事务款项构成挪用资金罪吗
  4. 向多人借款算非法集资吗
  5.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借款还需要还吗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
  2.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3. 伪造、盗窃、买卖、非法提供、非法使用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罪的界定
  4.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5.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6. 招摇撞骗罪的怎么量刑
  7. 寻衅滋事罪是多少条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