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9-17
劳动合同履行地指的是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的地点。
用人单位所在地可以根据以下情况来认定:
a) 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b) 用人单位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c) 如果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则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者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法律依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八条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款,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实现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的活动。
劳动合同履行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亲自履行原则是由劳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为了保证劳动关系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劳动合同是特定人之间的合同,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由劳动合同明确规定的当事人来履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也有责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允许其他人代替履行。
实际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完成义务,除非法律或劳动合同另有规定或者客观上已不能履行,不能用完成其他义务来代替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是实际履行原则的补充和发展,要求劳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除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履行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按质、按量地履行全部义务。
协作履行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遇到困难时,另一方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给予帮助,以便双方尽可能地全面履行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