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5-17
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可以主张解除合同,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同时在解除合同时必须与对方进行协商,并确保双方利益不受损害。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通过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 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无法实现合同目的;
(五)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对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应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承租人应当返还租赁物。返还的租赁物应符合按约定或根据租赁物性质使用后的状态。
在租赁期限届满时,如果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且出租人未提出异议,则原租赁合同仍然有效,但租赁期限变为不定期。
在租赁期限届满时,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