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2-05-11
当农村耕地被占时,受害方可以与侵权人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
如果协商无果,受害方可以寻求当地村委会或派出所的调解,以解决耕地被占的问题。
如果调解无效,受害方应当收集侵权的证据,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排除妨碍。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
1.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由人民政府处理。
2.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3. 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当农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时,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如果争议双方的一方当事人或知情的公民或组织认为土地违法者已构成犯罪,有权向人民检察院进行检举揭发。
人民检察院在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犯罪的具体情节和各种证据进行侦查、分析和研究后,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且事实清楚、情节查明、证据确凿充分,应当提起公诉。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农村耕地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可以向村集体承包耕地。然而,涉及他人非法侵占土地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需要根据犯罪事实后果进行判决处理,涉及犯罪的还需要根据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进行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