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2-04-22
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一年。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一般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一年。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进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根据法律规定,缓刑考验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另一种是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内,缓刑犯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违反缓刑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说明缓刑达到了改造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然而,如果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间内再次犯罪,表明他没有真诚悔改,缓刑无法达到改造的目的。无论再犯的罪行是重罪还是轻罪,都应当撤销缓刑,并在对其前罪和后罪实行并罚的基础上,将其关押执行。
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进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