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2-04-08
1、根据人民法院对案外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的审理结果,可以根据以下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果案外人同时提出确认其权利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中一并作出裁判。
2、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
(一) 案外人就执行标的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判决不得执行该执行标的;
(二) 案外人就执行标的不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如果案外人同时提出确认其权利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中一并作出裁判。
1、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提起,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针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程序终结前提起。
2、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经过执行异议审查的前置程序,即执行法院已经作出执行异议审查的裁定,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对裁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3、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即要求停止执行或继续执行。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情况下,可以同时提出确权的诉讼请求;而申请执行人不能同时提出对执行标的进行确权的诉讼请求。
4、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必须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5、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理由必须是针对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提出异议,而不是针对执行行为提出异议。
6、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提出的诉讼请求必须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无关,即执行标的物与作为执行依据的生效裁判所确定的标的物不能是同一标的物。
7、执行异议之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起,即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应当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如果案外人或申请执行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不符合上述条件,应当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