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判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判刑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2-28

 
217230
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数额巨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犯罪数额特别巨大的,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关于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判刑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如何判刑

1、犯了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既遂的,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20万元罚金;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的数额巨大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犯罪数额达到特别巨大标准的,则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5-50万元罚金或没收财产。

2、 法律依据《刑法》

罪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

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一地运往另外一地的行为。

3、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延伸阅读
  1. 房产中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房产合同公证的要求
  3. 房屋抵押与房屋按揭的法律区别
  4. 股东变更税务费率是多少
  5. 租房期间房东带人看房的法律问题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3.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4.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5.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6.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7.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绿化苗木购销合同书范本
  2. 废钢购销合同范本
  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范本
  4.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