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时长由谁来决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劳动合同纠纷法律知识

停工留薪期时长由谁来决定

点击数:50 更新时间:2022-03-30

 
216781
停工留薪期时长应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病情来确定其应享受多长时间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关于停工留薪期时长由谁来决定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停工留薪期时长的决定

1. 伤情、病情决定停工留薪期时长

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病情来确定其应享受多长时间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2.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的计算

停工留薪期是指从业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期限。在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如果劳动者实行的是计件工资,由于每个月的工作状态不同,计件工资部分会有浮动,所以应根据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职工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则其原工资标准的计算期限为发生工伤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如果职工发生工伤前在用人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则应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所发工资总额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如果发生工伤前职工工作尚未满1个月,即在尚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则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较为合理。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2.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3.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4.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5. 工伤鉴定的定义和范围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旅游纠纷的维权方式
  2. 承揽合同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3. 门面房租赁协议
  4. 仓库管理流程图
  5. 担保合同及于违约责任
  6. 一、承运人对行李负有赔偿责任的条件
  7. 抵押担保债权的范围及其构成要素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