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2-08-10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当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时,应向检察院提出抗诉申请。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抗诉申请时效为十日,即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抗诉申请才能有效进行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当事人在已进入诉讼阶段时,如果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一审期间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如果在二审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但如果当事人能够基于新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期间,除非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将考虑支持该诉讼时效抗辩。
诉讼时效抗辩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务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履行特定行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