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3-28
1. 根据土地的原用途,占用农村土地应当进行以下补偿:
- 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 安排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
2. 如果被征收的土地是耕地,则补偿费应当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
-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 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1. 征用耕地、蔬菜地的补偿标准:
- 根据国家规定的价格政策,按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计算。
2. 征用鱼塘、藕塘、养殖场、果园、竹园、林地等土地的补偿标准:
- 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
3. 征用柴山、滩地、水塘、苇塘和其他有收益的非耕地的补偿标准:
- 按该土地年产值的三倍计算。
4. 征用宅基地的补偿标准:
- 按邻近耕地的补偿标准计算;如果房屋由建设单位另行征地移迁重建,则原宅基地不再给予补偿。
5. 征用无收益的非耕地一般不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