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4-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未成年人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故意伤害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利。自伤行为一般不被认为是犯罪,除非自伤行为违反了刑法规范并损害了社会利益。例如,军人战时自伤以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的行为方式可以是积极的或消极的。积极的行为包括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烫等。消极的行为包括未履行保护幼儿责任的保姆对幼儿持刀乱戳而不加干预,导致幼儿刺瞎自己的行为。行为可以由自己实施,也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还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行为可以针对人身的外表造成残缺或容貌毁坏,也可以针对人体的内部造成组织、器官的破坏,影响其正常功能活动。无论是直接实施还是间接实施,无论针对何种部位,采取何种方式,只要出于故意,能够造成他人身体健康伤害,即可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其中,年满十四周岁但未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在犯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行为时,应负刑事责任。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的主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