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2-28
在患者接受医院的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双方已经建立了医疗服务合同关系。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院应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医院在诊治过程中存在漏诊导致患者疾病恶化,即使该漏诊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患者仍有权追究漏诊造成的损失。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向医院提出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和处理的请求。在明确事实、确定责任的基础上,可以与医院进行协商解决。实践中,绝大部分医疗纠纷都是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这样可以节省病患和家属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当医患双方无法协商解决时,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可以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也可以由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此外,双方还可以共同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鉴定结论出具后,医患双方可以再次协商解决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如果患者对当地医学会的鉴定结论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书后的十五日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上一级医学会申请重新鉴定。当然,患者也可以不经鉴定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