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3-10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属于刑事案件立案后的阶段。因此,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此阶段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一般情况下,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应提交附带民事诉状,详细描述有关当事人的情况、案发经过以及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书写诉状存在困难,也可以口头提起。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进行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确认无误后,原告人应当签名或盖章。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需要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明确提出,不得口头提起。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害人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有权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故被害人的近亲属以及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等,让他们决定是否行使这一权利。如果他们放弃这一权利,应当得到许可,并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