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货币算不算犯罪会怎么判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2-02-28
依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是属于犯罪的行为,会构成伪造货币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伪造货币数额特别巨大等情形,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关于伪造货币算不算犯罪会怎么判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伪造货币的犯罪性质及刑罚
一、伪造货币罪的构成及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伪造货币是一种犯罪行为,构成伪造货币罪。根据犯罪的具体情节,对伪造货币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 一般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如果犯罪行为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犯罪嫌疑人是伪造货币集团的首要分子;
- 伪造货币的数额特别巨大;
- 犯罪行为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二、认定伪造货币罪的标准
认定伪造货币罪的关键在于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伪造货币的行为。具体来说:
- 伪造货币是指没有货币制造权的人,以多种方法非法制造假货币,仿照人民币或外币的面额、图案、色彩、质地、式样、规格等,冒充真货币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伪造的货币必须是仿照真人民币或外币制造的,与真币相似的假伪造货币。如果不是仿照真人民币或外币制作的,而是构成诈骗罪,就不构成伪造货币罪。
- 伪造的货币主要在于与真币的相似性,而不是完全相同。虽然科技发达导致伪造假币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伪造的效果逼真、难以辨认,但行为人毕竟是以假币冒充真币,因此不可能达到与真币完全一致的程度。相似性只要求足以蒙蔽、欺骗他人,使人误以为是真币即可。
三、伪造货币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区别
在实施伪造货币犯罪行为后,犯罪嫌疑人通常会继续实施其他相关行为,涉及到其他罪名的触犯。例如,犯罪嫌疑人可能出售或运输伪造的货币骗取财物,或者走私伪造的货币。这些行为分别构成出售或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诈骗罪、走私伪造的货币罪,与伪造货币罪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