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走私假币罪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2-05
生活存在硬币的两面,有正的一面,也有反的一面。有货币就会有假币;有正常的贸易,就有走私犯罪。在我国,行为人走私假币的行为一般认为犯走私假币罪。那么,究竟什么是走私假币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走私假币罪的定义和要件
一、走私假币罪的定义
走私假币罪是指违反国家货币管理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非法运输、携带或者邮寄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二、客体要件
走私假币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其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货币的管理制度,而且也破坏了国家对外贸易的管理。本罪的客体仅限于伪造的货币,包括伪造的人民币和外币。伪造的货币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机制胶印、凹印假币、石板、木板、蜡板印假币,复印、誉印假币,照相假币、描绘假币、板印假币、复印、制板技术合成假币,模仿硬币铸造的假币等。
三、客观要件
走私假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货币的管理法规及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伪造的货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行为人为了逃避海关监管,采取各种手段使伪造货币逃避海关的检查与监督。走私假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绕关走私和瞒关走私等。
四、主体要件
走私假币罪的主体可以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五、主观要件
走私假币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仍决意逃避海关的监管并将其运输、携带或邮寄进出国(边)境。过失不能构成走私假币罪。行为人是否具有牟利的目的对罪名成立没有影响。
走私假币罪的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以下是走私假币罪的量刑标准:1. 走私伪造的货币总面额在二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二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2. 走私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处罚。走私假币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伪造货币的总面额或币量来确定,同时考虑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将受到更严厉的刑罚,包括无期徒刑和没收财产。单位犯罪的情况下,不仅会对单位判处罚金,还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