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2-04-20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罪的刑罚分为两档:
对于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法律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情节较轻的过失致人死亡,法律规定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其他法律有另外规定的,将依照该规定执行。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由于某些因素,如行为人个人能力、技术、经验、体力等,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的有利因素等,行为人错误地相信可以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从而导致他人死亡。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最终导致他人死亡。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之处在于:
无论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还是间接故意杀人,都导致了被害人的死亡。
两者行为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然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错误地相信由于自身能力、技术、经验以及外部条件等因素,可以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即使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不一致。而在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认识和估计是正确的,因此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是一致的。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发生,但对于这种结果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别。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而且希望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即排斥、反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情况下,行为人仍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此实施了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