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1-25
借款合同应明确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在签订借款合同前,需要确认对方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需要明确借款利率、还款方式和还款日期等重要条款。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借款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除非自然人之间另有约定。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违约金是对违约人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具有惩罚性。根据法律法规或借款合同约定,违约人一方未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义务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法定违约金的数额、幅度、范围和支付方式由法律法规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
贷款人有权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以执行国家赋予的信贷监督职能。这也是违约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一种形式。
具体情况下,贷款人可以采取这种措施的情况包括:
(1) 借款人因继续收购销售小、储存大和边处理、边积压商品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
(2) 借款人对质次价高、残损变质商品不积极处理,导致贷款本息不能及时偿还。
(3) 借款人擅自动用自有资金向外单位投资。
(4) 借款人挪用流动资金用于基本建设、财政性开支、职工福利或弥补企业亏损。
(5) 借款人使用贷款进行非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