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终止有哪些情形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01-29
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有: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等。法定代理,是依据法律规定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关于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法定代理终止的情形
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恢复或取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关系将终止。
2.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如果代理人丧失了民事行为能力,法定代理关系将终止。
3. 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死亡
如果代理人或被代理人死亡,法定代理关系将终止。
4.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除以上情形外,根据法律的规定,还可能存在其他终止法定代理关系的情形。
二、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区别
1. 根据产生的根据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根据法律规定产生的,是固定的;而诉讼代理人是基于委托产生的,是不固定的。
2. 被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在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指无行为能力或受限制行为能力的人;而在诉讼代理人中,被代理人的范围更广泛。
3. 代理人的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的,可以是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而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更广泛,可以是律师、公民、单位、亲友等。
4. 权限范围不同
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拥有独立的地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并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法定代理人拥有一些独立行使的权利,例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而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需要被代理人的授权,并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如果没有具体授权,诉讼代理人将无法行使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