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怎么起诉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借款合同怎么起诉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1-12-29

 
203811
借款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程序包括:准备起诉材料,如借款纠纷证据、起诉书等;确定法院管辖权后,向人管辖权法院提交材料起诉;法院立案的预先缴纳诉讼费用。关于借款合同怎么起诉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借款合同怎么起诉

1、借款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起诉的程序如下:

(1)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借款合同、借据、借条、双方身份证明等;

(2)写起诉书,载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3)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准备好的起诉材料;

(4)法院立案后,按要求预先缴纳诉讼费用,等待法院开庭审理案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证明责任和职权探知】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一百一十八条 诉【讼费用的种类和交纳】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收取诉讼费用的办法另行制定。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条件】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借款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3年)。

3、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4、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延伸阅读
  1. 私人借款要不回怎么样办
  2. 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3. 欠高利贷会怎么样
  4. 私人借款赖着不还怎么办
  5. 私人借贷利息多少合法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缺席审理的处理方式
  2.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3.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4.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5. 纪律检查委员会: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
  6.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7.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股权质押典当借款合同范本
  2.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范本
  3. 保证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4. 借款(民事纠纷)合同起诉状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