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1-12-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作为刑事案件的辩护人,律师自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案卷材料。同时,其他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的辩护人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其他经人民法院许可的辩护人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但合议庭、审判委员会的讨论记录以及其他依法不公开的材料不得查阅、摘抄、复制。
人民法院应当提供便利,并保证必要的时间,以便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值班律师查阅案卷材料的规定适用于前述规定。
复制案卷材料的方式可以采用复印、拍照、扫描、电子数据拷贝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辩护律师申请查阅作为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移送的讯问录音录像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五条的规定,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辩护人应当保密。对不公开审理案件的信息、材料,或者在办案过程中获悉的案件重要信息、证据材料,辩护人不得违反规定泄露、披露,并且不得将其用于办案以外的用途。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相关人员出具承诺书。
违反上述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通报司法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建议给予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有权独立进行辩护。辩护人根据自己对事实的认定和对法律的理解,独立进行辩护,其他机关、团体或个人都无权干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6条的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他经人民检察院许可的辩护人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并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面和通信。在审判阶段,辩护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并可以与在押的被告人会见、通信。其他经人民法院许可的辩护人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并与在押的被告人会见、通信。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条的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并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并经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辩护律师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其他辩护人则没有这项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9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应当听取犯罪嫌疑人委托的人的意见。也就是说,在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委托的辩护人有权为委托人提出辩护意见,人民检察院应当予以听取。
在案件的审判阶段,辩护人有权至迟在开庭前3日接到人民法院的出庭通知书。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法庭调查阶段,辩护人在公诉人讯问被告人后,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在法庭审理中,辩护人有权申请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物,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在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可以就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与控方展开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