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民事权利是否可以放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法律援助 > 法援指南法律知识

民法典民事权利是否可以放弃

点击数:57 更新时间:2021-10-30

 
199231
在我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实际享有的,每个人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同时法律也制约和规范着公民的行为。那么民法典民事权利是否可以放弃?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帮助。

一、民法典民事权利是否可以放弃

民事权利通常是可以放弃的,涉及人身权利的除外。民事权利的放弃必须采取明示的意思表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默示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及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不宜在无明确约定或者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推定当事人对权利进行放弃。

【法理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三条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二、民事权利包括哪些

(一)、人身权

人身权又称非财产权利,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的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1、人格权。人格权是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种基础性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人身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荣誉权。

2、身份权。身份权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民事权利。也是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亲属权。

(二)、财产权

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和知识产权。

1、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2、债权。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债权包括:合同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侵权行为之债。

3、继承权。继承权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死者生前所立有效遗嘱指定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4、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

延伸阅读
  1. 合同上写错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
  2. 赠与书的法律效力
  3. 遗赠扶养协议效力如何
  4. 一、要约邀请的法律效力
  5. 免责条款的定义和作用

法律援助热门知识

  1. 法律服务范围及内容
  2. 值班律师的收费问题
  3. 买房纠纷能申请法律援助
  4. 劳务纠纷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5. 工伤法律援助的律师可靠吗
  6. 求深圳律师保护知识产权怎么收费?
  7. 法律援助向哪里申请
法律援助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