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一审后多长时间上诉
点击数:45 更新时间:2022-01-02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纠纷的方式,行政诉讼是实行二审终审制度的,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上诉,那么行政诉讼一审后什么时候上诉?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行政诉讼一审后的上诉期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一审行政诉讼结果不满意时,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满意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满意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将生效。
行政诉讼上诉的条件
上诉是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以书面形式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行为。与刑事诉讼不同,当事人上诉是行政诉讼引起第二审程序的唯一原因。当事人提起上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上诉人必须具备适格资格。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第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均有权提起上诉。
2、上诉人不满意的一审判决、裁定必须是法律明文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的判决和裁定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判决和对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所作出的裁定。
3、上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满意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不满意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将生效。
4、上诉状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当事人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如果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