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施惠和无因管理的联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无因管理法律知识

好意施惠和无因管理的联系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0-07-21

 
190994
如果行为人没有管理义务,但是实施了管理行为的,是无因管理。如果被管理人因此受益的,是需要支付管理人一定报酬的。那么,好意施惠和无因管理的联系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好意施惠和无因管理的联系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的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的行为。无因管理作为法律实事之一,性质上为事实行为,而非民事法律行为或事件。首先,因为无因管理行为虽然与当事人的意思有关,如当事人需要有为他人事物进行管理的意思,但当事人此意思并不是已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并且无因管理的法律后果也不以当事人的意思为转移而由法律直接规定。其次,无因管理的发生由当事人意思引起,从而与其发生与当事人意思完全无关的事件明显不同。因此,无因管理与民事法律行为或事件不同,属于事实行为。

好意施惠关系是德国判例学说上的概念,是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其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我国台湾学者王*鉴先生将此译为“好意施惠关系”黄-立先生译为“施惠关系”。好意施惠关系在我国民法上未设规定,实务上亦无判例可供借鉴。大陆学者对此也鲜有研究。

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的表意行为,并发生主体意思表示追求的法律后果的行为。那么,好意施惠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行为,首先要看好意施惠行为是否有意思表示且是否与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概念一致。

好意施惠的行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为,但行为人不具有发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即行为人不具有负担其行为引起的义务的意思表示。所以,好意施惠行为与法律行为不同,也属于事实行为。

延伸阅读
  1. 无因管理的法律特征
  2. 将委托保管的东西高价出卖是无因管理还是不当得利
  3. 无因管理的民事责任
  4.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5. 无因管理法律效果是如何的

债的种类热门知识

  1.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2.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3. 招商银行信用卡6万逾期会坐牢吗
  4. 高利贷本人还不起担保人是否需要还
  5. 遇到高利贷催收如何处理
  6. 高利贷要偿还吗,是什么相关规定
  7. 高利贷本金可以不还吗
债的种类知识导航

民间借贷解决方案

  1. 非法经营罪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抵押担保
  4.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5. 债务人不按约定使用借款引起的纠纷
  6. 借款因无书面合同(欠条)引起的纠纷
  7. 金融借款纠纷

债权债务合同下载

  1. 民间借贷还款协议书范本
  2. 公司还款协议书范本
  3. 房地产抵押合同范本
  4. 担保借条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