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5-02-14
财产上的利益指的是在一定事实发生后,财产总额增加的情况。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以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为首要条件。如果只是给他人造成了损失,而自己并没有获得利益,即使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也不构成不当得利。
这里的利益包括财产的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财产的积极增加是指权利增强或义务消失,从而扩大财产范围,例如取得所有权、知识产权或解除负担等;财产的消极增加是指本应减少的财产未减少而产生的利益,例如本应支出的费用未支出,实际上等于增加了财产。
他方受到损失是指在一定事实发生后,他人的财产总额减少。如果只有一方获利而没有他方受损,那么就不能构成不当得利。
这里的损失包括财产的减少和消极减少。财产的减少是指现有财产的减少;财产的消极减少是指本应增加的财产未能增加。
不当得利的成立需要利益和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一方受损是因为另一方获利。至于损失和利益的范围大小是否一致,形式是否相同,不是考虑的因素。
在返还利益时,如果利益小于损失,则以利益为准;如果利益大于损失,则以损失为准。超出损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应上缴国库。
缺乏法律依据指的是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这意味着对于获得利益而言,不需要获得权力或财产,也没有合法的依据。例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权是有合法依据的,但他获得的利益却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因此应根据不当得利制度返还该利益。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据,即使相对人受到损失,也不构成不当得利,例如赠与。缺乏法律依据既包括获得利益时没有依据,也包括利益获得后依据消失。如果买卖被撤销,一方从对方获得的财产应返还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