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加重并非医方责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病情加重并非医方责任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11

 
188966
案情:某男,56岁。因“双下肢乏力伴行走不稳2月余”住入某医院神经外科。诊断:颈椎病;颈2-3、4-5、5-6椎间盘突出;胸12-腰1椎间盘突出;腰1-2椎间盘突出。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切开、减压、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病理诊断:(颈3-4椎体)髓核组织变性。术后两周出院。出院后患者诉病情未见缓解,且症状加重,先后到多家医院就诊。行高压氧等治疗,症状稍有改善但不明显。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及点评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

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患者的症状加重和四肢部分功能障碍是由原发疾病脊髓变性引起的,并与医方的手术无因果关系。因此,本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

点评

对于本案,我们可以分析出医方的检查是相当全面的,诊断是准确的。由于手术指征明确,医方选择的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的手术方案符合常规规范要求。这种手术方案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方法,手术过程没有违规或失误,并未对颈髓造成直接损伤。

因此,我们认为医方的诊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对于病人术后效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颈髓长期受到突出的颈椎间盘的压迫,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损伤。这种损伤一旦进入快速发展期,病人可能在数月内出现瘫痪。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解除颈髓的压迫,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延缓或停止病情的发展。

然而,由于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术前无法准确判断脊髓受损的程度,因此术前也无法准确判断手术效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病人术后效果满意,而有些病人术后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糟。

术前交流不足的影响

在本案中,医患双方术前交流不够充分,特别是医方对病人术前的疾病状况、手术目的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解释。这导致病人对手术效果抱有过高的期望值,却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来面对手术的风险。

综上所述,根据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和点评,可以得出结论:本案中医方的诊疗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然而,术前交流不足对病人的期望值和心理准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医患双方应加强沟通,确保病人对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效果有清晰的认识。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与医疗不足的赔偿责任
  2.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3. 九级伤残医疗事故赔偿多少钱
  4.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
  5. 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法律程序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案例——患者住院14小时,离奇死亡
  2. 原告刘某主张医疗事故责任
  3. 竹山法院受理胡月英医疗纠纷案件
  4.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5. 误诊引发的医疗赔偿案件
  6.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病人家属打砸事件
  7.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