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4-04-03
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以下情形之一的药品将被视为劣药:
(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
(三)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药品;
(五)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药品;
(六)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客体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
生产、销售劣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严重危害主要指造成用药人残疾或其他严重后遗症,或因服用劣药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剧、危害甚至死亡等后果。
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生产、销售劣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故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明知其生产或销售的是劣药,并且知道这种行为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二是行为人对上述危害结果的发生采取放任的心态。本罪只能由间接故意构成,如果行为人对严重危害的结果采取积极追求的态度,将构成其他更为严重的犯罪。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本罪是为了牟取利益,但并不要求构成本罪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根据刑法第142、150条的规定,以及《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问题的解释》,犯本罪,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将被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将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犯本罪的,将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上述规定处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的规定: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但不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不得享受该政策。医疗服务指医疗服务机构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康复和提供预防保健、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以及与这些服务有关的提供药品、医用材料器具、救护车、病房住宿和伙食的业务。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事非医疗服务取得的收入,如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培训收入、对外投资收入等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