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5-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意味着不满十八岁是一个法定从宽处罚的情节。具体的从轻或减轻程度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根据这一原则,在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进行量刑时,一般不会判处法定最高刑。对于未成年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低龄犯罪者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高龄犯罪者,应该区别对待。在同一年龄段内的犯罪,决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时,也应考虑到行为人年龄上的差别。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和实施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被认定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行为时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被视为犯罪,不能一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在年满16周岁前后都实施了上一个问题所说的犯罪行为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只追究未成年人在年满16岁以后的行为的刑事责任,对16岁以前的行为不作为犯罪一并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