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庭后提供证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法律知识

刑事案件是否可以庭后提供证据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13

 
18515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时,法庭辩论是审理的必要程序,法庭辩护时需要进行质证的,那么刑事案件可不可以庭后提供证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提供规则

依据我国法律,刑事案件审查过程中,证据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诉人和辩护人在庭审中应向法庭出示证据。公诉人和辩护人可以出示物证供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审判人员应当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在调查核实证据时,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查封、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等措施。

刑事证据的关联性规则

证据的相关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一、相关性是证据的客观属性。

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办案人员主观想象或强加的联系。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二、证据的相关性应具有实质性意义。

证据与案件的基本事实相关,主要涉及当事人是否犯罪、犯罪性质以及罪责的轻重等。与这些基本事实无关的证据被视为无相关性。在诉讼双方举证的情况下,注意所提问题和举证的相关性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利于防止纠缠细枝末节拖延诉讼,并有助于弄清案件的基本事实。

三、相关性的形式和渠道多种多样。

相关性的基本类型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必然关联和偶然关联、肯定性关联和否定性关联、单因素关联和重合关联等。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性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果关联过于间接,相关性微弱,该证据可能被视为不具有相关性。

四、相关性的实质意义在于证明力。

相关性有助于证明案件事实。因此,对证据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和分析的重点在于其证明力。

延伸阅读
  1. 海难船员失踪:如何宣告死亡
  2. 法律咨询:关于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3. 没有证据仍可起诉离婚
  4. 被告人对批捕有异议的法律途径
  5. 开车撞了人的赔偿问题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
  2. 刑讯逼供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3. 刑事案发后和嫌疑人录音的法律地位
  4. 故意毁坏财物罪情节严重的刑罚
  5.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6. 被批捕后的法律程序
  7.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