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0-15
借高利贷行为本身并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可能会面临恶劣的催收行为或要求偿还高额利息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如果没有约定支付利息或约定不明确,则视为不支付利息。如果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了支付利息,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总结来说,如果民间借贷的利率超过36%,超过的部分可以不支付,并且已经支付的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要求返还。然而,如果年利率在24%到36%之间,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并主张返还,法院不会支持;同样,如果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法院也不会支持。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如果借款合同没有约定支付利息,则视为没有利息。如果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且当事人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则利息应根据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则视为没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