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己入监狱又判缓刑怎么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缓刑法律知识

犯人己入监狱又判缓刑怎么弄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23

 
181708
【犯人己入监狱又判缓刑怎么弄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判缓刑后不能去哪里,不能做什么,判缓刑去哪儿执行,判缓刑是什么意思,缓刑判决生效后去哪里报道,判死缓应在哪里服刑,在押人员缓刑多久可以出来去哪里接人?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缓刑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缓刑是一种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放在社会上改造的刑罚制度。它被视为短期自由刑替代措施的最佳代表。缓刑的目的是通过帮助教育,使缓刑犯在某种社会组织或机构的指导下得到改造,从而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

缓刑的适用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缓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构成累犯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可以得出不关押也不会再危害社会的结论;二是犯罪分子所在单位、家庭或其他组织、机构是否愿意帮助教育缓刑犯。

缓刑的考察主体

根据法律规定,缓刑的考察主体是公安机关,而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应予以配合。这一调整符合实际情况,并受到公安系统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社区警务改革措施的保障。该改革的目的是使派出所民警不再承担刑事案件的破案和打击处理的考核指标,而专注于社区防范和管理工作。作为该项工作的一部分,派出所也负责对缓刑犯、假释犯等五类人员进行帮教管理。

缓刑制度的弊端

过去的缓刑制度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法院在适用缓刑时除了依据立法规定的条件外,还以缓刑犯所在单位或家庭是否愿意帮教作为是否适用缓刑的依据。这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罪责自负原则和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其次,缓刑的关键在于考察主体在判缓后的帮教工作,而不应以是否适用缓刑作为标准。

新缓刑考察主体的调整

根据法律规定,现在缓刑的考察主体是公安机关,而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应予以配合。这一调整符合实际情况,并受到公安系统自1997年开始实行的社区警务改革措施的保障。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使派出所民警能够更好地在社区内开展防范和管理工作,包括对缓刑犯、假释犯等五类人员的帮教管理。通过这一调整,法院在确定是否适用缓刑时的实际条件将与立法条件保持一致,不再考虑额外条件。

延伸阅读
  1. 掩饰罪涉案24万从犯判几年
  2. 人贩子能否被判处死刑
  3. 老公用房贷去赌博离婚怎么
  4. 刑事案件的从犯有案底吗怎么判
  5. 假冒商标罪共犯怎么判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2. 虚假证词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3. 法律对假释的期限限制
  4.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5.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6. 交通肇事逃逸追诉期限是多久
  7. 交通肇事三人死亡是否可判缓刑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